合肥工业大学-汉星能源联合实验室启动暨揭牌仪式举行

阅读量:

20221122日,合肥工业大学-汉星能源联合实验室启动暨揭牌仪式,在合肥市文峰大厦隆重举行。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向念文教授、汉星能源总经理胡飞,以及合工大首批进入联合实验室工作的李贺龙教授、赵爽副教授、杨之青副教授、部分研究生代表,汉星能源李汪建副总经理、赵波副总经理等参加了启动仪式。

汉星能源总经理胡飞首先致词,胡飞总经理在致词中对合工大向院长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安徽汉星能源公司的基本情况。

汉星能源始建于2020年,是一个因新能源而生、高速发展的新能源企业。公司以储能产品研发、生产为主干,储能、光伏、换电、充电桩产业齐全,集研发、制造、销售、施工、总承包、项目运营、投资于一体,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长期致力于技术进步和产品研发,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3 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合肥工业大学-汉星能源联合实验室”集“产学研”于一体,多要素融合。教授们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宽广的国际视野,汉星工程师们丰富的工程经验、较强的动手能力,汉星能源对储能设备持续需求、以及对产品研发的持续投入势必推动联合实验室的新能源设备研发更快的取得成果。

合肥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向念文教授在致词中,表达了对双方共建合肥工业大学--汉星能源联合实验室,加强产学研融合的坚定支持,同时介绍了合肥工业大学和电气学院的基本情况。

合肥工业大学始建于1945年,是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七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业技术人才。早在1989年,合肥工业大学能源研究所成立,专门从事光伏及相关电力电子领域技术研究,并致力于新能源技术成果产业化。能源研究所开发出光伏离网逆变器、系列光伏并网逆变器、太阳能电池IV测试仪、光伏阵列IV模拟电源、可程控电网模拟电源、电机负载模拟器、有源电力滤波器、微电网运行控制和能量管理系统等系列产品,是国内最早成功开发系列光伏测试及并网设备、并大规模产业化利用的高校,为中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增设若干储能技术本科专业、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储能技术人才培养专业学科体系日趋完备,本硕博人才培养结构规模和空间布局科学合理,推动建设若干储能技术学院(研究院),建设一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推动储能技术关键环节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一批重点技术规范和标准,有效推动能源革命和能源互联网发展。”

李贺龙教授、赵爽副教授、杨之青副教授均有国外求学和工作的经历,有DynexABB、三菱电机等国际大公司的功率半导体、大容量变换器的研发经验,三位教授的加盟,以及合工大新能源产业化研究平台的加持,联合实验室一定可以在PCS和其它新能源研究领域做出很好的成绩,进一步支撑汉星能源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3.3万亿千瓦时左右,新型储能规模达到30GW以上“十四五”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1%,由于新型储能中压缩空气储能、熔岩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等储能方式由于技术原因还不能大规模进入应用市场,估计如果完成国家对新型储能容量增长的需求,电化学储能复合年均增长率70%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 30%以上”的要求。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自研设备占有率,增加储能项目的内部增加值,是新形势下降低系统成本的必然选择。汉星能源将在未来几年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向联合实验室注入更多的资源,推动公司在研发、人才储备等领域的持续发展。





供稿:胡发祥



上一篇:“与时俱进,积极创新” 汉星能源推出家储系统
下一篇:安徽汉星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模块(LFP储能电池模块)取得型式试验报告

企业公众号

营销微信

Baidu
sogou